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之
一、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之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故选C。
二、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
鸦片烟
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鸦片烟。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1839年6月25日)是清政府委派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最终成功销毁鸦片两百多万斤,该事件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鸦片烟。虎门销烟(Destruction of opium at Humen,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从结果上看“虎门销烟”的成果未得到延续,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给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借口(之前是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侵略)。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进行的标志,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借口。
三、鸦片鱼为什么叫鸦片鱼
鸦片鱼非鸦片制作,实际上它的实名为牙片鱼。对于鸦片鱼就是牙鲆鱼别名的说法是错误的。鸦片鱼学名格陵兰庸鲽。它的口周围有一排齿,体型片状。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因为的游动方式总是平躺在水中,悠闲自得,懒懒散散,状似吸食了鸦片。 二是实际上它的实名为―牙片鱼,因为其肉味鲜美,入口难忘。很想再吃。
四、道光十八年与溥喜因赴尼姑寺院吸食鸦片而被夺爵的是奕博(应为金字旁)还是奕?(这字更难打).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清史稿上有
五、鸦片战争与定海战役的关联?
1840年7月5日,英军大举入侵定海,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
清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8月12日,英兵2万余人大举进犯定海,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众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毙敌1000多人,终因城内弹尽,援兵不到,三总兵相继在竹山门和这里殉难。
希望对你有帮助